
当王艺迪吼出那一嗓子的时候,我敢打赌,整个蒙彼利埃体育馆的房顶都跟着抖了三抖。
紧接着那个送给全场的飞吻,又美又飒,好像在说:老娘赢了,都看见没?
可谁能想到,这姐们儿一转头,在镜头前眼圈一红,声音都带了点颤,说要把这冠军献给中国队。
尤其是那句“只剩我一个人的时候”,瞬间就把人给干破防了。
这比赛赢得,真叫一个“惨烈”。
咱们把镜头拉回到决赛第六局,9-10,对手温特的冠军点。
那会儿空气都凝固了,温特那边的教练已经按捺不住,就差提前开香槟了。
换一般人,这口气可能就泄了,毕竟前面被人家那块邪门的防弧胶皮搞得心态快崩了,球旋得跟会拐弯的子弹似的,打起来像一拳抡进了棉花堆,有劲儿没处使。
开局就连丢两局,人都被打懵了。
可王艺迪愣是把这口气给顶了回来。
怎么顶?
不跟你玩虚的,就是抡!
正手爆冲,一板比一板狠,硬生生把局面砸开了。
眼瞅着要逆转了,第五局又给你来一下,2-3落后。
这心情,跟坐过山车似的,还是没系安全带那种。
所以,当那个赛点出现时,所有人都觉得悬了。
但王艺迪没觉得。
她只是默默走到场边,擦汗,喝水,眼神里没有慌乱,全是“干就完了”的狠劲儿。
然后,10-10,11-10,12-10!
硬是从鬼门关抢回了一条命。
什么叫大心脏?
这就是。
说实话,这次蒙彼利埃之旅,王艺迪拿的就是个地狱模式的剧本。
女队的姐儿几个,蒯曼、陈馨同一个没顶住一轮游,陈熠八强出局。
硕果仅存的王艺迪,成了全村唯一的希望。
她从第一轮开始,打的就没一场轻松的。
首轮对日本的早田希娜,上来先丢一局,然后连扳三局,给后面接连输球的国乒开了个张。
打巴西那个高桥,决胜局一度5-8落后,赛后她自己都咧嘴笑,说有点运气。
打张本美和,那更是考验心脏,3-0领先被人家小姑娘硬是追到3-3,决胜局才惊险拿下。
半决赛碰上韩国的朱芊曦,又是先赢后被追平,第六局8-10被逼到绝路,结果连得4分,直接把对手打沉默了。
场场都是逆转,局局都在玩心跳。
这已经不是单纯的技术比拼了,这是在熬鹰,看谁先眨眼。
这枚WTT冠军赛金牌,是她的第三个,但意义却大不一样。
前两个,2023年法兰克福赢王曼昱,今年仁川赢陈馨同,都是内战。
赢了固然可喜,但总少了点扬眉吐气的感觉。
毕竟,一直有人在背后叨叨,说王艺迪“内战内行,外战外行”。
这话不好听,但你还没法有力回击。
这次不一样了。
决赛场上,对面站着的是一个外国人,还是一个把你拖进泥潭、让你浑身难受的削球手。
在这种“独苗”的巨大压力下,用一场惊天大逆转拿下冠军,这简直就是一部完美的个人英雄主义电影。
那些质疑她外战能力的声音,可以暂时歇歇了。
比赛结束后,镜头给到输球的温特,一个人落寞地收拾球包,背影里写满了不甘。
竞技体育就是这么残酷,一步之遥,就是天堂和地狱。
而王艺迪,在享受全场欢呼的同时,心里想的却是整个团队。
那句“献给中国队”,分量太重了。
这不是一句客套话,而是一个人在扛着整个队伍的荣誉前行时,最真实的感慨。
那种孤独,那种压力,那种“我决不能倒下”的信念,恐怕只有她自己最清楚。
所以啊,别光看那4万美金的奖金和1000分的积分,这背后一个人的“长征”,才是最动人的。
这冠军,一半是打出来的,另一半,是熬出来的。
你说呢?
金领速配-低息配资平台-线下配资-在线配资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