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已经是最低位了。
6月20日生意社多晶硅基准价为42333.33元/吨,已经降低到历史低位。
6月30日,生意社多晶硅基准价为41333.33元/吨,与本月初(43000.00元/吨)相比,下降了3.88%。
通威股份:
通威股份成立于1995年,在2006年正式进军光伏领域,是以绿色农业和绿色能源高效协同发展的大型跨国型企业。
通威在已有42万吨硅料产能的基础上,云南保山二期20万吨硅料项目计划在今年6月份投产,内蒙古包头三期20万吨硅料项目计划在今年9月份投产,乐山四期12万吨硅料项目在2024年底投产。预计通威2024年硅料产能94万吨、硅料产量60万吨。
通威股份2024年多晶硅现金成本已降至2.7万元/吨以下(不含税),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主要得益于其内蒙古基地的技术领先、能源配套和产业链闭环优势。
协鑫科技
协鑫科技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以风光储氢、源网荷储一体化,新能源、清洁能源、移动能源产业新生态,硅材料、锂材料、碳材料、集成电路核心材料等关联产业协同发展,以领先的绿色低碳零碳科技主导创新发展的全球化创新型领先企业。
2023年底,协鑫科技宣布彻底停产棒状硅,全面押注颗粒硅,协鑫科技表示,至2024年底,公司颗粒硅产能将提升至50万吨。同时,目前公司拥有的全球最大规模的硅烷产能,也将从年产50万吨提升至60万吨。
颗粒硅现金成本约2.7-3.3万元/吨(含税),但碳排放优势明显。
大全能源:
大全能源成立于2011年,由美国纽交所上市的大全新能源公司在新疆石河子投资建设,主要开展高纯多晶硅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对于2024年规划,大全能源表示,2024年公司的多晶硅产能将进一步释放,内蒙古包头二期10万吨多晶硅新增产能预计将于第二季度投产。届时,公司名义产能将达到30.5万吨。考虑到年度检修等因素,预计公司2024年多晶硅产量为28万—30万吨。
同时,大全能源还开拓了一片新兴之地——芯片用电子级多晶硅的研发与生产。5月20日,该公司半导体首批产品在内蒙古顺利出炉。这一重要成果为大全能源半导体级多晶硅(即芯片用电子级多晶硅)的量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多晶硅成本在2023年约为42,700元/吨(现金成本),2024年降至约39,000元/吨,2025年第一季度进一步降至38,900元/吨,但仍高于行业领先企业通威股份的27,000元/吨。
新特能源
新特能源为特变电工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之一。
成立于2008年,主营业务为高纯多晶硅研发、生产和销售及风能、光伏电站的建设和运营。新特能源2023年多晶硅销量20.29 万吨,同比增长90%。截至2023 年底公司库存不到5000 吨。公司预计全年硅料价格维持低位,今年拟投产项目规模150万吨,未来扩产会根据市场情况择机进行。2024 年计划产量28-30万吨。
东方希望
东方希望成立于1982年,于2013年进入光伏行业。截至2023年底,建成金属硅产能超过60万吨/年,多晶硅产能约25.5万吨/年。
产能规划方面,东方希望的多晶硅产能规划近50万吨/年。其中,宁夏项目总投资约1500亿元,一期项目规划建设年产12.5万吨多晶硅、14.5万吨工业硅以及10GW单晶、10GW切片、10GW电池、25GW组件等。按照一次规划、分批建设的原则,最终将建成年产40万吨高纯晶硅、49万吨工业硅以及单晶、硅片、电池片、电池组件的上下游一体化全产业链项目。
合盛硅业
合盛硅业由宁波合盛集团于2005年投资成立,发展至今已成为全球最完整硅基全产业链公司,也是业内唯一同时具备工业硅、有机硅、多晶硅、光伏组件等生产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
目前,合盛硅业的多晶硅产能为40万吨。4月12日,合盛在互动平台上表示,东部合盛20万吨多晶硅预计将于2024第二季度投产。
多家企业停产检修
截至2025年7月,当前多晶硅行业停产检修情况总结如下:
⚙️ 一、停产检修核心原因
产能严重过剩与库存高企
全国硅料库存达39万-40万吨,相当于超3个月供应量,去库缓慢导致企业现金流压力剧增。
全球多晶硅名义产能364万吨,实际需求不足190万吨,产能利用率低至30%-40%。
价格跌破成本线
2025年6月多晶硅价格跌至3.1万元/吨,远低于行业平均现金成本4.5万元/吨,全行业陷入深度亏损。
需求预期转弱
“430”“531”抢装潮结束后,下游光伏装机需求回落,叠加市场对下半年需求悲观。
通威股份:2024年12月起对四川、云南等地4家工厂技改检修,阶段性减产控产,涉及产能超90万吨。
大全能源:新疆及内蒙古基地产线检修,2025年计划产量仅11-14万吨(较原计划缩减约30%)。
协鑫科技:同步加入减产行列,三巨头合计减产产能占行业过半。
中小企业批量退出,2025年5月多晶硅生产企业数量从13家减至11家,三四线企业因成本劣势持续关停;2024年超30万吨落后产能已淘汰。
海外企业彻底退出,挪威REC Silicon于2025年1月关闭美国最后两家工厂,退出多晶硅市场。REC Silicon曾在美国经营着两家多晶硅制造工厂,年产能高达20000吨,其中,华盛顿州摩西湖工厂占据了18000吨的产能。
然而,由于产品杂质问题始终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加上客户对产品交付的迫切需求难以得到及时满足,这家工厂最终不得不宣布停产。
尽管在2024年9月中旬,摩西湖工厂曾宣布复产,但遗憾的是,恢复生产不到三个月的时间,该工厂便再次陷入了停产的困境。
同样,REC Silicon在蒙大拿州的多晶硅工厂也未能逃脱厄运。据悉,在进入2024年不久后,REC Silicon就已经关闭了其这家年产半导体用多晶硅达2000吨的多晶硅工厂。
随着这两家工厂的相继停产,REC Silicon在美国的多晶硅业务可以说是彻底画上了句号。
金领速配-低息配资平台-线下配资-在线配资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