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俄从1950年签下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开始,就定下基调: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这话听起来简单,实际操作起来才见真章。 官方文件里反复强调,中俄关系是基于长远战略利益和发展利益一致的,双方在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上立场相似,支持多极化,反对单边霸凌。 2024年5月普京访华时,两国领导人重申了这点,联合声明里明明白白写着,关系不受一时一事左右,有强大内生动力。
经贸这块儿,更是利益交织的活样本。 2023年双边贸易额冲到2401亿美元,超额完成之前定下的2000亿目标。俄罗斯卖石油、煤炭这些资源,占出口七成多,中国进口1109亿美元,增长近五成。中国回售机电产品、汽车配件,俄罗斯市场吃得香。2024年贸易额稳在2448亿美元,微增1.9%。 能源合作是重头戏,“西伯利亚力量”管道早通气,2024年续签协议,天然气供应加码。俄罗斯转向东方市场后,中国成了最大买家,2023年石油进口量创纪录。
2025年上半年贸易额1064亿美元,同比降9.1%,受全球经济波动影响,但基数在那儿,降幅不算意外。 双方还推“一带一路”跟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基础设施项目落地,哈尔滨的中俄博览会第八届开幕,普京亲自出席,现场签约几十亿。 俄罗斯需要稳定出口避开西方制裁,中国要资源保障产业链。互补性强,俄罗斯资源富,中国制造硬,这账算下来,谁都赚。
政治上,俩国家互挺核心利益。俄罗斯在台湾、南海问题上站中国这边,中国在乌克兰危机上保持中立,联合国投票弃权,不跟风制裁。 2024年香山论坛,俄防长绍伊古现身,夸论坛重要,顺带点出韩日跟美国搅和亚太,试图卡中俄脖子。 他话里透着底气:任何霸权手段都挡不住两国发展。绍伊古这趟访华,释放信号,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稳如磐石。
卡拉切夫早说过,在叙利亚、伊朗、乌克兰这些事儿上,中国没跟俄罗斯百分百步调一致,这话没错。中国斡旋伊朗核谈,中立表态;叙利亚内战,中国呼吁和平对话。不是不帮,而是各有盘算。俄罗斯也一样,军售印度S-400系统时,没顾忌中国边境摩擦。这叫平衡,利益优先。 2024-2025中俄文化年刚开幕,文艺演出、博物馆互展、图书馆论坛,全线铺开。之前几年,体育交流年办得热闹,青少年运动会、中俄冰球赛,2023年俄罗斯办金砖运动会,中国队参赛。 旅游签证互免恢复后,2023年底人员往来全开,航班直飞,边境口岸客货两旺。2024年地方合作交流年续上,青年友好项目拉近两国民众距离。
俄乌冲突后,俄罗斯压力山大,转向中国市场,贸易额暴增,但中国没被拖下水。2022年2月“无上限”伙伴关系声明签了,冲突爆发几天后,可中国没卷入制裁,没断供西方技术。普京2019年访谈里说过,对中美博弈俄罗斯观望,这跟中国态度差不多。 大国间,谁也不想被绑死。2024年8月中俄总理会晤,联合公报重申不结盟原则,强调基于人民根本利益。贸易虽有波动,但投资、科技合作上行,2024年航天项目续签,双用货物出口4亿多美元。 俄罗斯依赖中国渐深,卢布对人民币结算比例升到九成,但中国同时拉欧洲访华,德国法国代表团来谈能源,平衡外交。
历史证明,国与国无永恒朋友,只有永恒利益。 从沙俄吞地到苏联援助再到珍宝岛对峙,中俄磕磕绊绊走来。1991年苏联解体后,重启渠道,2001年睦邻条约签,2004年黑瞎子岛划界。2014年克里米亚后,西方制裁,俄罗斯东转,中国增购能源。 2022年冲突升级,贸易额翻番,但中国企业进俄市场,早年还遇过卡脖子,现在顺溜多了。卡拉切夫2023年访谈里提,俄罗斯卖军火给印度时留后手,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留空间。
这不是不信任,而是现实。 2025年上半年贸易降了,但文化年活动热火朝天,体育交流续上,地方合作加码。 双方都明白,合作得互惠,强求盟友标签没意思。
贸易虽小降,但高层互访不停,文化年活动满档,能源协议续签。 两国人民受益,俄罗斯市场多选择,中国资源稳供。 不是盟友的誓言,也不是朋友的闲话,而是实实在在的互利。 参考资料 筑牢中俄关系的稳固基石黑龙江新闻网
金领速配-低息配资平台-线下配资-在线配资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