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1年5月16日傍晚,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开始。这场持续了四个昼夜的战斗,虽然参战志愿军拼尽全力,但由于未能完成原定目标,最终不得不提前结束。
当时,彭德怀在下达全军撤退命令时,为了避免大规模撤退造成的拥堵,决定让39军先行撤退。然而,这一决定引发了连锁反应,王近山指挥的3兵团和傅崇碧指挥的18兵团63军也相继做出了提前撤退的决定。这导致60军180师两侧阵地暴露,给了美军可乘之机,美军顺着河流迅速推进。 180师的郑其贵师长,虽然是刚刚调任的政工干部,但他在面对战场突发情况时,决定严格遵守指挥部的命令,坚持死守阵地。180师在阵地上坚守了三个昼夜,最终被美军包围。面对敌人的围攻,180师损失惨重,仅有不到4000名官兵从重围中突围出来。这一战后,180师的损失十分惨重,入朝时的1.1万人的兵力,仅剩下不到4000人,成为抗美援朝中志愿军的最大失利之一。 战役结束后,彭德怀极为愤怒,认为郑其贵的分散突围命令是导致180师失败的主要原因,甚至扬言要撤销郑其贵的职务。虽然后来的调查显示郑其贵并非完全负有责任,但由于180师的损失过于严重,他最终还是被免去了职务。 事实上,在抗美援朝中,像郑其贵一样因战斗失利而被撤职的志愿军将领还有其他几位。比如88师的吴大林和政委龚杰,在长津湖战役结束后,88师接到命令要进行穿插作战,可由于恶劣的天气,他们推迟了15小时才开始执行任务,结果错过了最佳时机,导致美军突破了封锁线。事后,吴大林和龚杰被撤职,88师的番号也被取消。 另外,189师的许诚在第五次战役的第一阶段也表现不佳。当时189师在渡过临津江后,本应趁友军取得胜利时迅速展开进攻,但许诚却犹豫不决。美军随即对189师实施轰炸,造成重大伤亡。彭德怀因此决定撤销许诚的职务,让政委蔡长元接任。 124师的政委季铁中则是因为在第二次战役期间没有按时执行穿插任务而被撤职。尽管124师本来是预备队,但在其他部队未能完成任务时,124师接到了紧急命令。然而,季铁中因担心美军空袭,坚持等待与友军汇合,这使得124师错失了进攻时机,造成了巨大的伤亡,季铁中也因此被免职。这些志愿军将领的撤职,反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严峻的军事形势和严格的指挥体系,也凸显了指挥决策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发布于:天津市金领速配-低息配资平台-线下配资-在线配资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